研招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招生简章 > 正文

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点击数:2769 发布时间:2025-06-27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隶是共青团中央,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现在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职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种办学层次。学校紧邻北京西三环北路,占地180多亩,建筑面积12万多平米。现有教职工500多名,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5%,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7.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6人,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北京高等学校年轻人学科带头人4人,北京高等学校出色年轻人骨干教师11人,入选北京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人。

2025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与单位。现在,可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点共9个,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经济法学、社会学、新闻学、世界经济、法律硕士。

1、招生计划

2025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共230名(具体招生名额以当年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2、考试报名条件

1、拥护中共领导,品德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1、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职员,可以第三考试报名硕士生,但只能考试报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4)下列三类型型考生须以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考试报名时需要在国内与考试报名专业有关的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第一作者)。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加试(笔试)两门考试报名学科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在初试合格后另行公告。

(a)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

(b)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c)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3、身体健康情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年龄一般低于40周岁。考试报名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的职员的年龄可适合放宽。

3、接收推荐免试生

推荐免试生须在2025年9月20近日与我校联系,具体需要见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接收外校出色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方法。

4、报名方法

(一)报名时间:我校参加全国统一在线报名,所有考生均需于在线报名。在线报名日期、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最后公告为准。

(二)现场报名地址:现场报名系已在在线报名的考生到报名点现场确认并照相。北京区域考生在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报名;外埠考生在所在省市招生办报名。(注意:不进行现场补报,请考生于规定时间在线报名)

(三)现场确认手续:

1、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身份证;在职职员持工作证和身份证、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别的人员持身份证、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2、确认已缴费者现场采集照相,报名点打印考生信息表,考生校对无误后交回。

3、经我校审察后,对符合我校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核发准考证(当地考生到我校领取、外地考生由我校寄出)。

5、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2025年1月中下旬(暂定,具体日期以教育部公告为准)。

(三)初试地址:在考生所在省市招生办确定的初试地址考试。

(四)初试科目:见我校的《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五)政治理论、外语、数学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专业课由我院自行组织命题。

(六)复试时间、地址、科目及方法另行公告。

6、录取

1、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2、计划内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3、计划外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

4、计划外自筹经费:户口和档案(除北京区域散居户口)将转入我校,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择业。

对于定向、委托和自筹经费培养的硕士生,在录取之前须由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及拟录取的研究生三方签订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合同或协议书或自筹经费培养硕士生合同书。四种录取类别均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

7、学制

我校仅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三年;法律硕士(法学)学制三年。

8、学费

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研究生:8000元/年,法律硕士(非法学)12000元/年。

9、考试前辅导及有关资料

1、依据教育部文件需要,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2、我校为考生提供近年专业课考试试题,详细情况请咨询我校研究生处。我校不提供业务课参考书,考生可直接与招生专业介绍中所列出版社联系购买。

10、其他

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最新政策实行。

十1、联系方法

单位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

邮政编码:
100089

联系电话:01088567500

网 址:http://gs.cyu.edu.cn

研究生招生联系部门:研究生处 联系人:冯杰梅

青少年工作系:01088567625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01088567817

法律系:01088567632

经济系:01088567636

社会工作学院:01088567627

新闻系:01088567640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