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复习备考 > 正文

考研复习办法之思维导图

点击数:4578 发布时间:2025-06-29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考研复习办法之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大伙来讲并很熟悉,然而熟悉并不是真知,没多少人真的知道其精髓。思维导图不止是一个框架,它更是一种思维办法。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若能好好借助思维导图,对大伙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帮忙。本文为大伙带来考研复习办法中的思维导图。

  1、何谓思维导图

  大脑先生托尼·博赞(Tony Buzan)创建了“思维导图”,这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将思维形象化的办法,强调运用大脑的自然考虑的放射性考虑方法。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传入国内,刚开始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考研复习办法之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维方法不适合于系统化、逻辑化的学习,随后国内华东师大刘濯源带领团队把定义图、常识树、问题树等图示办法的优势特质嫁接过来,同时将结构化考虑、逻辑考虑、辩证考虑、追问意识等思维方法融合进去,把“思维导图”转化为“学科思维导图”。

  这样来看,思维导图应当是将一个人考虑过程具象化的反映。就像一个记录跑步的app,它能记录你跑了多远,跑了什么路线,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它能叫你的学习过程更明确、学习进度更明确。但,假如不正确认识思维导图,那样它与普通的定义图或者常识图是没任何不同的。

  2、思维导图运用

  1、第一轮:“无思维,不导图”

  在考研初期复习过程中,考虑在前,导图在后,用导图记录复习和思维的过程。复习中,大家同样存在两种思维方法的交替用——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

  (1)逻辑思维:先分类再分主次,并纵横向联系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总是不少学科,若非不是钻研较深,一些隐性逻辑线索总是容易被忽视,从而很难将碎片化的要点进行逻辑串联。

  (2)发散思维:让问题和经验引导联想,借用图片、符号等形象化工具。

  当然,有时候大家是新手,没方法像一个教授一样去思维,因此可以借用大家每一个人所善于的工具,即“个体经验”去进行联想绘制。

  2、第二轮:“用导图,去记忆”

  (1)记忆:从组块开始

  学过心理学都了解,大多数人的记忆容量是7±2,第二轮复习,借助和补充导图从最发散的外端往内端组块,最后形成常识体系,便大大节省记忆空间,并能“触一点而及全盘”,瞬间提取有关要点的具体内容。

  (2)导图记忆1:分类+联想

  在为一个事物下概念时,一般有两套办法论的逻辑,一是演绎法,二是总结法。学科常识的学习同样可以使用这两种思路来形成记忆。“分类”则需要借用总结的思维。

  (3)导图记忆2:关键字+图像

  图像是典型的可视化记忆,但图像不止是为了美观,而是与要点之间有某种逻辑对应关系的事物。第二轮补充导图时,应当结合人物、事件、案例、实验等,转化为关键字和图形,进行必要补充。借助左右半脑一同进行记忆。

  3、思维导图用的要素

  1、动手操作,强化记忆

  自主绘制,借助自己的学科经验背景和日常的教育事件进行补充,达成图形记忆与逻辑记忆的结合。

  2、防止僵化,动态理解

  用别人的思维导图时,不同于常识框架图,应当重点关注导图绘制者的思维与记忆过程,从而加深对常识的理解,而非盲目的“拿来主义”。

  以上就是考研复习办法之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用非常简单,在用中大伙会发现思维导图会逼着你对常识进行考虑分类,而这个考虑的过程才是最难的。当你把一章甚至一本书变成一张图,那样这本书就真的变成了你的常识。在考研初试入场前,其他人还在一页页翻书,而你一张图纵观全书,是否胜负已分了呢?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