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院校专业 > 正文

“双一流”高校密集筹办医学院!全国顶尖医学院校优势学科都有什么

点击数:1272 发布时间:2025-07-02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双一流”高校密集筹办医学院!全国顶尖医学院校优势学科都有什么

  近一年来,多所高校或成立、筹办医学院,或合并附属医院,一时间,愈加多的学校发力医学,好像看到当年高校合并潮的影子,不过,这次合并集中在医学院。

  20世纪末,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满足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国内高等教育范围掀起高校合并潮,学校纷纷向综合化、多样化转型,办学实力也明显提高。

  2025年,“双一流”策略正式公布,高校争相推出人才引进政策、布局学科建设,期望能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取得一席之地。而发力医学成为不少“985”高校冲击“双一流”的要紧步骤。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已有32所打造或筹办医学院,比率高达76%。仅在过去一年里,就至少有五所“985”高校筹办或成立医学院(部)。

2025年5月22日,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2025年12月23日,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2025年十月24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挂牌成立(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重庆大学医学院被调整到了其他高校);2025年十月1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医工学院”。
2025年3月28日,大连理工大学成立医学院(筹)工作组,计划自办医学院,成为“四大工学院”中最后一个成立医学院的高校。

  为什么医学院会成为高校建设的发力点?

  中国科学报报道称,2000年的高校合并潮,但凡有医学院并入的学校,论文发表、科研经费、人才种类等量化指标在国际排名中暴涨。换句话讲,医学实力较强的高校,在立项数和立项金额上明显高于其他学校。建设医学院不只能迅速聚拢资源,对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国际排名也尤为重要。而在国内,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学校吸引优质生源的保障。

  更多“985”高校加入建设医学院的行列,意味着学生的选择范围更大了。不同于传统医学院的培养方向,新筹办的医学院多强调差异化办学,譬如中国科技大学的“新医学”是从基因测试在内的方向着手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的“医工学院”将在新兴智能医学等范围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国内目前有140多所医学院(不含中医、药科大学与二级学院等),其中一部分是以医学类命名的本科院校,譬如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另一部分是综合性大学所设立的医学院(部),譬如大家熟知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等。

  大家参照《2025中国最好医学院校科学研究排名推荐》,选取其中TOP20的院校,整理了医学进步历史、重点建设学科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期望能为研究生择校择专业提供参考。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历史进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
202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
2025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重点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6个,即:内科学(含8个)、整形外科学、骨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上海重点学科18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9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外科、临床医学内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个,上海重点实验室20个。

  依据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列全球医学院第202名,排名全国第一。

  在ESI全球医学学科排名中(截至2025年5月),内地进入ESI临床医学全球前1%高校名单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排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135位。

  在202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步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多个学科榜上有名,其中临床医学获得A+,和浙江大学并列第一。

  A+学科:临床医学

  A-学科:基础医学、药学

  B+学科:口腔医学、护理学

  B-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C+学科:中西医结合

  2.北京协和医院

  历史进步: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简称院校)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4年,截至1965年共招收培养研究生210余人(无学位)。“文革”期间,研究生教育被迫中断达10年之久。
1978年院校恢复研究生招生,是国务院首批批准可授与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也是实行单独考试和可面向港澳台招生的院校之一。现在,普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达3100余人。
20多年来,协和毕业研究生达13000余人,授与硕士学位5400余人、博士学位4600余人,他们为国家医药卫生、科技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要紧贡献。

  重点学科:

  院校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显著。覆盖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哲学5个学科门类,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范围包含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科技与哲学等。

  截至2025年12月,院校设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获得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和中西医结合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一级学科北京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北京重点学科3个、三级学科北京重点学科1个;拥有260多个实验室,其中国家实验室1个(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0个。

  在ESI全球医学学科排名中(截至2025年5月),内地进入ESI临床医学全球前1%高校名单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居国内第四,世界第225。

  在202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步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基础医学和药学获得A+学科,分别与北京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并列第一。

  A+学科:基础医学、药学

  A学科:临床医学

  A-学科:护理学

  B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B-学科:中药学

  C+学科:中西医结合

  3.北京大学(医学部)

  历史进步: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前身为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是国内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规范后,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第一组建的研究生院之一,经国务院批准,于1985年1月25日正式成立。
2000年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成为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全方位负责医学部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重点学科:

  截至现在,医学部有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科技史、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等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50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202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步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获得A+学科,分别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四川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并列第一。

  A+学科: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A-学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A学科:药学

  B+学科:护理学

  B学科:中西医结合

  4.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历史进步: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
1939年,因抗战爆发内迁至云南昆明。
1946年,抗战胜利,迁回上海。
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

  重点学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有博士学位授与权的一级学科9个(医学门类6个,非医学门类3个),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公共管理(医)、护理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内科学(心血管病、肾病、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学、时尚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卫计委(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上海重点实验室8个。

  在202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步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有多个学科榜上有名:

  A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A-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

  B学科:护理学

  5.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历史进步: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是国内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内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2000年9月,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达成强强合并,组建新四川大学,并成立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重点学科:

  华西医学中心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省级重点学科3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重点实验室17个。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外科学(骨外,普外,胸心外)、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法医、儿科、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治疗协同革新中心)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在202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步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有多个学科榜上有名:

  A+学科:口腔医学

  A-学科: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

  B+学科: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B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