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点击数:1129 发布时间:2025-07-06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点的著名学府,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25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2025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我校为首批20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依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学科数目居全国高校第六位。

  1、招生人数

  我校2025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800余人,招生专业介绍中各院(系)、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且包括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最后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录取阶段或许会依据生源状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适合调整。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援藏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是专项计划,详见附件1。

  2、考试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国公民。

  2.拥护中共的领导,品德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需要。

  4.考生学业水平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1、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考和互联网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不然录取资格无效。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职员,与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条件为:①修完大学本科有关专业全部必学课程;②在所考试报名专业范围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含)以上论文;③考试报名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实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2、考试报名条件”第(一)条中的各项需要。

  (2)考试报名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考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能考试报名)。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2、考试报名条件”第(一)条中的各项需要。

  (2)考试报名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考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与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职员可以考试报名)。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2、考试报名条件”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需要。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的职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并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的职员;或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的职员。

  4.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2、考试报名条件”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需要。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的职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并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的职员,还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修完大学本科有关专业全部必学课程;②在所考试报名专业范围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以上(含)论文;③考试报名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或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的职员。

  5.报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我校招生专业介绍和招生说明中的特殊需要。

  现役军人考试报名,还应遵守解放军有关考试报名条件。

  非应届在读研究生考试报名,须在报名前征得就读院校赞同,并在录取时先办理原就读院校的退学手续。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3、报名

  【说明:考生报名前须仔细阅读我校的考试报名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再进行在线报名。在线报名时须如实、准确地填写信息。凡不符合考试报名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考试报名资格审核将在录取阶段进行。】

  报名包含在线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缺一不可。

  (一)在线报名

  1.在线报名时间为2025年十月5日—25日(天天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日期为2025年9月24日—27日(天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为网报有效信息。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bnu.edu.cn)浏览考试报名需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地址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网上公告需要报名。考生对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和确认,报名结束后考生报名信息不允许修改,因考生信息填写错误引起的所有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3.网报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询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看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二)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全国各报考地址的确认时间等信息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依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疫情防控形势、当地区考试报名组织状况自行确定并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并准时查询报考地址关于网上确认的公告。

  4、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天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初试具体地址由报考地址安排。

  2.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介绍,初试方法均为笔试。

  3.准考证请于考试前十天左右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复试

  1.达到我校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具备复试资格。复试大约安排在2025年3月中旬,具体时间将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2.复试内容一般包含面试、专业笔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实验操作等,进一步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剖析能力、解决实质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3.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率,与初试和复试成绩网站权重等由各院(系)依据本学科专业特征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

  4.以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髦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互联网教育考生,复试时要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5.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考生,复试时须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

  6.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5、录取与调剂

  1.录取工作坚持“全方位衡量、择优录取、确保水平、宁缺毋滥”的原则,依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其平常学习成绩/工作营业额、思想政治表现等原因确定录起名字单。

  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的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地址为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自愿选择是不是将户口迁入北京师范大学(地址为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毕业时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需要回定向单位就业。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协议。考生需自行处置与工作或学习单位因考试录取而产生的所有问题。假如因此导致不可以复试或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学习技巧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除单独考试外,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形式详见附件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法和灵活时间进行非脱产学习。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任何时候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责任由考生自负。

  2.未被我校拟录取的考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需要,可以联系其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复试及录取。我校不向调入单位提供自命题科目试题等有关材料。

  6、学费、学制、奖助体系和培养

  1.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收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分三学年缴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和学费收费标准见附件2。

  2.我校奖助体系详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设立策略》(师校发〔2025〕31号)和有关文件。

  全日制学习技巧的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享受新生奖学金及助学金,非全日制学习技巧的硕士研究生均不享受新生奖学金及助学金。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职员被我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不可以申请以上奖助学金。

  3.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硕士研究生学籍均归是北京师范大学。

  7、住宿

  在学制规定年限内,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培养地址在北京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培养地址在珠海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在珠海安排住宿;“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和“援藏计划”等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物理学系、天文系、环境学院和水科学研究院部分实验室将入驻北京校区育荣校园,因此,上述4个院系在北京校区培养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校将在海淀校园和育荣校园统筹安排住宿。定向就业的北京区域硕士研究生不解决住宿。

  8、出国培养和硕博连读

  1.我校推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范围每年选拔约150名研究生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进行联合培养。在读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详细情况请登陆我校教务部网站查看。

  2.成绩出色、科研能力突出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考核合格后即可在规定时间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9、其他

  1.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公开发布。推免生接收、报名、初试成绩、分数线、复试安排、拟录起名字单等均可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bnu.edu.cn)查看,请准时关注。

  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试前辅导班。招生办公室不提供往年考研考试试题,不供应参考书或办理邮购业务。

  3.若教育部在2025招生年度颁布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予以公布。

  4.考生应遵守我校及报考地址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不遵守有关需要并导致恶劣影响的,我校将取消其考试报名资格。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将视当地疫情防控状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另行公告。

  5.联系方法:

  (1)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电话:(010)58808156

  招生咨询邮箱:yanzh@bnu.edu.cn

  传真:(010)58800519

  办公地址:主楼A区103室

  (2)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
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各院(系)联系方法请点击此处查看。

  (4)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监督邮箱:yanzhjd@bnu.edu.cn。

  (5)北京师范大学查号台:(010)58806183。

  附件列表

  专项计划说明

  专业学位硕士学习技巧、学制学费大全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