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要紧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进步工作,积极应付受经济下行重压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导致的严峻就业形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充分借助互联网途径和资源,革新拓展网上就业、从容战疫系列活动,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加大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市委高度看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市委书记专题听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分管负责同志专题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学生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组织推行网上招聘和线上服务,努力达成优质就业。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就业工作的公告》,拟定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策略,明确工作需要,加大工作指导,推进工作落实。健全工作体制,实行就业工作周报规范,准时学会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指导各高校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用好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和学生工作队伍,通过文件公告、邮件、微信推送、一对一电话交流等方法,与每一位毕业生打造联系,告知学生疫情防控形势和就业工作安排,让每一项就业服务举措真的落实到位。
强化线上指导,做好精确帮扶。整理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资源,推进就业指导课空中课堂建设,为毕业生提供菜单式互联网学习平台。畅通信息交流途径,为有需要的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现在各高校已有741门就业指导课程上线,5.4万余人次进行了在线学习,通过互联网、微信、电话等拓展咨询5万余人次。鼓励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到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参加各省市选调生、三支一扶、北京乡村振兴协理员、参军入伍、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等专项达成就业。加大特殊群体精确帮扶,全方位学会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等毕业生状况,落实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实行分类帮扶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打造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台账,重点对武汉籍毕业生针对性提供职位信息、求职方法和就业心理辅导。疫情发生以来,各高校已为毕业生发放各类补贴2万人次,累计金额617.5万元。
发展就业途径,推进网上招聘。加大部门协作和资源共享,招聘会用人单位经市教委或各高校审核推荐,需要招聘诚意足、职位水平高;毕业生实名参加网上招聘会,需要简历中的教育背景与学信网数据比对一致,确保供需双方信息双真实。现在策划安排市级网上招聘会170场,预计提供职位超越40万个。各高校树立全员抓就业工作理念,动员学校教师、干部、校友等各方面资源,为毕业生找单位、找职位、找需要信息,已累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614场次,提供职位42.5万个。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准时发布高校毕业生信息,打造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在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中加大人才供需的对接。行业特点型高校加大合作、信息共享,联合举办差异化定位、特点鲜明的招聘会;积极面向市属企业、中小微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对规模较小高校、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等,在合作举办网上招聘会优先考虑,鼓励高水平大学网上招聘会向其他高校开放。
简化就业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在原有服务基础上,增加《就业报到证》邮寄服务,将学生户口改迁等业务调整为在线办理,办理结果直接邮寄,达成一趟不需要跑。推行三项兜底政策,在特殊状况下允许毕业生凭个人诚信承诺办理就业手续;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办理有关手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湖北籍学生提供支持,推进在合理期望下的充分就业。把防范风险贯穿毕业生就业工作全过程,加大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和指导,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