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详细情况如下:
北京语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语言大学介绍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的国际型大学,同时承担对中国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等专业教育与对出国留学职员的外语培训教育。
学校创办于1962年,前身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组建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1964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后因文革中断办学数年。
1972年复校后,学校在维持对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办学特点的同时,积极拓展、稳步进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中外学生同校的办学格局。
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英文校名为BeijingLanguageandCultureUniversity),2025年,中文校名简缩为北京语言大学。
建校近五十年来,学校从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预备教育为主体的单科性预备教育学校,逐步进步成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主要特点和优势,有关学科协调进步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25年在校中国学生35293人,外国留学生近9000人次。每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约占全国的十二分之1、北京的六分之一,为国家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学校的进步历史上,国内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先生、王还先生、钟梫先生、吕必松先生与盛成先生、袁树仁先生、傅惟慈先生、李振中先生、王得杏先生等著名的外语专家都曾执教我校。现在,全校拥有教职工1287人,专任教师758人。配置在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中的专任教师418人,其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51人,博士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81%,具备外校学缘的教师达到93%以上。在我校教师中,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高校年轻人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出色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年轻人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出色年轻人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百篇出色博士论文获得者、全国师德标兵、国家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聘有长江学者讲坛教授等50余人。学校整体师资力量雄厚,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328693.73平米,校舍总面积222310.27平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82558.49平米,学生宿舍面积127828.48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施总值5616万元,图书馆藏书总量90万册,数字图书32354册,国内外网上数据资源库11个。学校校园网达到千兆,共有3500个接入点。学校风雨操场和体育会所面积共计43883.7平米,各类设施功能齐全,性能优良;学校各类教室齐备,数目充足,设施先进。学校拥有数字语言实验室、模拟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60间,语音播放室134间、各类多媒体教室117间。
学校1964年开设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本科专业。经过40多年的进步,学校根据国际化办学理念,稳步拓展本科专业,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层次。截至2025年,拥有中外本科专业23个,涉及文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特点鲜明、多学科协调进步的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文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时候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实质招生);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文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时候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硕士学位授权1、二级学科(实质招生);获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英语笔译、法语口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已形成从非学历教育到博士生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并打造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学校下设各类教学单位15个。学校设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重点学科9个。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北京哲学社会科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与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语言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研究和出版机构。学校主办《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杂志,均为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广泛。
作为一所国际型大学,学校已同世界50个国家的286所大学或教育机构签订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打造了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80余人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或兼职教授。同时每年外派80余名教师出国任教。学校在国外开办了曼谷学院等一批国外办学机构,按期与海外一些知名大学进行中外学生交换学习活动。此外,学校还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16个。
建校近五十年来,学校已经培养了12万余名懂汉语,熟知中华文化的外国友好人士和汉语应用的专门人才。同时,还培养了数千名中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训海内外汉语教师近5000人。在我校中外校友中,已出现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汉学家、企业家和新闻工作者。他们已成为活跃在每个范围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校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及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成为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而闻名世界的大学。
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382人,其中包含部分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
1.考试报名条件
(1)国家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须获得学士学位)。
(2)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的考生,以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需工作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同时还需提供到普通高校进修本科课程10门以上的成绩单(教务处盖章有效),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包含一篇)与所考试报名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3)成人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视同同等学力的考生,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后才能以本科毕业生资格考试报名。
2.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不是符合考试报名条件,凡不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有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考试报名信息的方法。具体报名方法、时间、地址请于9月下旬浏览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栏。
(3)报名费:待教育部公告后确定。
3.考试
(1)初试日期:按国家统一规定。
(2)初试地址:见准考证。
(3)复试时间、地址、科目:另行公告。
我校不代售考试参考书,也不提供或供应往年考试试题。
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5号电话:01082303470邮政编码:
100083网址:http://www.bl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