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考研政策 > 正文

怀进鹏:加快推进教育优质进步 奋力谱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华章

点击数:664 发布时间:2025-07-28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怀进鹏:加快推进教育优质进步 奋力谱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华章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质进步是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重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策略性支撑。需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革新是第一动力,深入推行科教兴国策略、人才强国策略、革新驱动进步策略,开辟进步新范围新赛道,不断塑造进步新动能新优势”。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系统要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这一策略部署的深义和赋予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加快推进教育优质进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认可的教育,有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强大教育力量。

坚定教育优质进步的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采取一系列策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达成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获得一系列标志性成就,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获得历史性收获、发生历史性变革,推进国内迈上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途。新年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获得的,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进步史、中华民族进步史上具备里程碑意义。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同心愿,对新年代党和国家事业进步、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备决定性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尤其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看重,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哪个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教育改革进步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看法,突出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方位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进步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步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革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要紧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为新年代教育进步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家持续用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达成历史性跨越,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越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事业中国特点愈加鲜明,服务经济社会进步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愈加充实,14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方位提高。十年来,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教育进步道路越走越宽广,国内教育全方位进入优质进步新阶段,迈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征途,教育系统的前进动力愈加强大、奋斗精神愈加昂扬、必胜信念愈加坚定。

新年代新征途上把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教育系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实行力,一直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持高度一致。要愈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深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办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看法办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革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引领教育事业进步的实践伟力。要充分发挥教育系统智商和人才密集优势,扎扎实实做好理论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要紧思想、要紧看法、重大策略、重大举措,深入研究怎么样更好推进理论成就传播推广和转化借助,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优质研究成就。要坚持和加大党对教育事业的全方位领导,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学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坚决筑牢教育系统安全稳定防线,坚持不懈推进教育系统全方位从严治党,确保教育范围一直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优质进步的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进步,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内进步面临新的策略机会。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重点,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回顾历史,国家兴盛昌盛、经济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美好的背后,无一不体现出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基本逻辑,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对将来的“先期投资”。放眼全球,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进步,一国对创造力、革新力的培养和投资,已成为维持领先的要紧密码,而创造力和革新力依靠于人才,根本要依赖教育。面向将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2035年国内进步的总体目的作出宏观展望,明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目的任务,明确建成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这都需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从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商支撑。

面对新的策略使命和历史责任,教育系统需要加快转变观念,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在新年代新征途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人民群众对愈加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中全方位审视教育,完整、准确、全方位贯彻新进步理念,加快推进教育优质进步,服务加快构建新进步格局。要站在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用途,教育对国强民富、文明进步、人的全方位进步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策略目的和举措,不断提升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共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进步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规范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回答年代课题,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进步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常识和出色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全方位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着力造就拔尖革新人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联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效帮助开辟进步新范围新赛道,不断塑造进步新动能新优势。要坚持守正革新,深刻认识至今教育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革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教育进步道路,进步具备中国特点、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策略性支撑。

扎实推进加快教育优质进步的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做好新年代新征途教育工作、加快推进教育优质进步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要坚持教育优先进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采取更为有力的贯彻落实举措,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效果。

坚持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年代新人。落实德育为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程、进课堂、进头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育教学。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一同体意识教育。加大教程建设和管理,全方位落实教程建设国家事权。大力进步素质教育,愈加看重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让孩子们掌握学习、掌握共处、掌握做事、掌握做人,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健康成长。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抓好教育优质进步的基础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步教育,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多次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要紧基础。要锚定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达成均等化目的,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更高水平上优化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为促进全体人民一同富裕作出贡献。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进步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用途,持续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进步,健全普惠性婴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加大保障能力建设。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元化进步,加大县域普高建设。健全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提升资助水平和精确度。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将教育优质进步的成就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优质进步的动力。

塑造国家策略人才和策略科技力量,推进建设世界要紧人才中心和革新高地。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全方位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部署国家重点范围急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加大出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育,加快造就更多拔尖革新人才。加大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点、世界先进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打牢支撑科技革新的学科专业基础。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革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种类定位。瞄准国家重大策略需要和“卡脖子”问题,推进高校强化国家策略科技力量建设,达成基础研究和重点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进高校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高高校咨政服务能力,优质建构中国自主的常识体系。

深化教育范围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教育进步的动力和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打破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起广大师生职员的革新创造活力,加快解决制约教育优质进步的重大问题。愈加重视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指挥棒用途,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法、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打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方位进步的长效机制。引导规范民办教育进步。坚持依法治教,全方位推进教育工作法治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进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范围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强国内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优势,服务构建人类命一同体。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国家教育数字化策略行动节奏,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塑造成教育范围要紧的公共服务商品,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不断推进教育变革和革新,帮助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本文刊发于《学习时报》2025年1月2日第1版)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研招网(https://www.hnqtw.com/) 版权所有